雄黄

雄黄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雄黄
拼音拼读
xióng huáng
药材别名
石黄、雄精、黄食石、黄金石、鸡冠石、黄石、天阳石
英文名称
realgar
功效分类
杀虫止痒药
药用部分
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Realgar的矿石。
动植物形态
雄黄是一种块状或粉末状的有毒矿物中药材,呈深红色或橙红色,具有金刚石样光泽,质脆易碎,断面呈树脂样光泽。同时,雄黄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可以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砒霜)。
产地分布
主产于湖南、贵州、陕西、湖北、四川、甘肃等地亦产。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挖。采挖后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除去杂质、泥土。
药材性状
不规则的块状或粉末,大小不一。全体深红色或橙红色,块状者表面常有橙黄色粉末,手触之易染成橙黄色。质脆,易碎,断面粗糙,暗红色,常具树脂样光泽,常可见柱状结晶,半透明至微透明,具金属光泽。微有特异臭气,味淡。燃之易熔融成紫红色液体,并产生黄白色烟,有强烈大蒜臭气。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有毒。归肝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临床应用
用量0.05~0.1克,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患处。用治痈肿疗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药理研究
具有抗菌、抗血吸虫的作用。实验表明,雄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多种皮肤真菌和人型、牛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
化学成分
主含硫化砷。尚含铅、锌、镍等16种元素。
使用禁忌
本品辛热有毒,内服宜慎,中病即止,不可多服久服。外用亦不可大面积涂搽或长期持续使用,以免皮肤吸收积蓄中毒。孕妇及阴亏血虚者禁用,其中毒症状主要为上吐下泻。
配伍药方
①治臁疮日久:雄黄6克,陈艾15克。青布卷作大捻,烧烟熏之。(《纲目》引《卫生杂兴》)
②治蛇缠疮:雄黄为末,醋调涂,仍用酒服。凡为蛇伤及蜂虿、蜈蚣、毒虫、颠犬所伤,皆可用。(《世医得效方》)
③治小儿一切丹毒:雄黄3克,蜗牛五十个,大黄末30克。上共研为一处,用铁锈水调搽患处。(《鲁府禁方》牛黄消毒膏)
④治痔疮并肠红:雄黄4.5克,五倍子30克,白矾6克。共研末,乌梅肉为丸。每服3克,空心白汤下。(《医方易简》)
⑤治癣:雄黄粉,大酢和。先以新布拭之,令癣伤,敷之。(《千金翼方》)
相关中药材推荐

假芫茜 jiǎ yuán qiàn
疏风解表、芳香健胃。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单叶蔓荆子 dān yè màn jīng zi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石蒜 shí suàn
消肿、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海蛤壳 hǎi há ké
清肺、化痰、软坚、利水、制酸、敛疮。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金礞石 jīn méng shí
坠痰下气、平肝镇惊。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辣蓼 là liǎo
除湿、化滞。属化湿药。

白头翁 bái tóu wēng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月季花 yuè jì huā
活血调经、疏肝解郁。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知母 zhī mǔ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肉苁蓉 ròu cōng róng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属补虚药下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