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石决明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石决明
拼音拼读
shí jué míng
药材别名
鲍鱼壳、光底海决、海决明、九孔石决明、鲍鱼皮、金蛤蜊皮
英文名称
the shell of abalone or sea-ear
功效分类
平抑肝阳药
药用部分
鲍科动物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等同属数种的贝壳。
动植物形态
贝壳椭圆形,有3个螺层,缝合线浅。螺旋部极小,体螺部极宽大,几乎占贝壳全部。壳顶钝,略高于体螺部。自第二螺层中部开始至体螺部边缘有30多个突起的小孔。前端突起小而不显著,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壳表面绿褐色;内面白色,有彩色光泽,壳口椭圆形,与体螺层大小几相等。
产地分布
多生活于低潮线附件至潮下带岩礁上或海底。分布于广东、海南、台湾和福建沿海。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捕捉,去肉,洗去黏附的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长卵圆形或椭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7~9厘米,宽5~6厘米,高约2厘米。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及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向右排列有3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微咸。
性味归经
性寒,味咸。归肝经。
功效作用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临床应用
用量3~15克,先煎。用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药理研究
实验表明,其提取液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其贝壳内层水解液可显著降低四氯化碳急性中毒小白鼠谷丙转氨酶。其酸性提取液对家兔体内、外均具有显著的抗凝作用。其贝壳提取液对小白鼠常压下缺氨实验有明显的耐氧作用;还可使离体小鼠肺的灌流量增加,扩张气管、支气管的平滑肌(扩张率17%)。水煎醇沉提取液对实验小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
主要含碳酸钙。亦含有机质和少量的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和极微量的碘。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消化不良、胃酸缺乏者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高血压:a.生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生地黄15克,菊花9克。水煎服。日3次。b.石决明30克,草决明30~60克,杜仲12~15克,夏枯草30~60克。水煎服。c.石决明30克,钩藤24克,僵蚕9克,菊花9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适合老年高血压头痛)。(《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风毒气攻入头,眼目昏及头目不利:石决明、羌活(去芦头)、草决明、菊花各30克,甘草(炙,锉)15克。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6克,水一盏,煎至六分,和滓,食后临卧温服。(《圣济总录》石决明散)
③治眩晕:石决明24克,菊花12克,枸杞子12克,桑叶12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④治目暴肿疼痛:石决明15克,车前子、黄连(去须)各60克。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米饮下,食后,日二服。(《圣济总录》决明丸)
⑤治锁喉风:石决明火烧醋炙三次,研细末,用米醋调,鹅羽蘸擦喉内,吐痰效。(《本草汇言》)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