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

西红花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西红花
拼音拼读
xī hóng huā
药材别名
藏红花、番红花
英文名称
Stigma Croci
功效分类
活血调经药
药用部分
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柱头。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地下茎球形,自球茎生叶片9~15片。无柄,叶片线形,长15~20厘米,宽2~24毫米,叶缘反卷,在放大镜下观察表面具细毛。基部由4~5片鞘状鳞片包围。花顶生,直径2.5~4厘米:花被不分化,6片,倒卵圆形,淡紫色,花筒细管状,长4~6厘米;雄蕊3,花药大,黄色,基部箭形;雌蕊3,子房下位,心皮3合生成3室,花柱细长,黄色,顶端3深裂,伸出花被外,下垂,紫红色,柱头顶端略膨大面漏斗状,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一侧具一裂隙。蒴果,长圆形,具三钝棱,长约3厘米,直径约1.5厘米。种子多数,球形。
产地分布
原产希腊和中东。现我国浙江、江苏、上海等引种成功。
采收加工
10~11月下旬,晴天早晨日刚出时采花,然后摘取柱头,随即晒干,或于55~60℃烘干。
药材性状
弯曲的细丝状,暗红色,顶端较宽,向下渐细似喇叭状,下端为残留的黄色花柱,顶端边缘显不整齐齿状,体轻,质松软,干燥后质脆易断。将柱头投入水中则膨胀,并散出色素,水染成黄色。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心经、肝经。
功效作用
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属活血化瘀药分类下的活血调经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冲泡或浸酒炖。用治经闭、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等。
药理研究
抗凝血,兴奋子宫,抗肿瘤,改善记忆性障碍,兴奋肠道平滑肌。药理试验证明,本品有兴奋子宫、活血与止血、抗肾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抗自由基氧化、促进视网膜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化学成分
主要含胡萝卜素和苦味素,系其药理活性物质。还含挥发油成分。胡萝卜色素为西红花的主要色素,含量约2%,主要系西红花苷元与各种糖所组成的各种糖苷。苦味素主要为西红花苦素。另含番红花苷1~4、反式和顺式番红花二甲酯、α-番红花酸、α-菠固醇、番红花苦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
月经过多者及孕妇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经闭,经痛,产后腰痛:番红花2克,丹参15克,益母草30克,香附12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产后瘀血:丹皮、当归各6克,大黄4.5克,番红花2克,干荷叶6克,研末。调服,每日3次,每次6克,开水送下。(《青岛中草药手册》)
③治月经不调:番红花3克,黑豆150克,红糖90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④治腰背、胸膈、头项作痛:番红花碾烂,合羊心、牛心或鹿心,用火炙令红色,涂于心上。食之。(《品汇精要》)
⑤治跌打损伤:番红花3克。煎汁,加白酒少许。外洗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⑥治吐血,不论虚实,何经所吐之血:番红花一朵,无灰酒一盏。将花入酒,炖出汁服之。(《纲目拾遗》引王士瑶方)
⑦治各种痞结:藏红花每服一朵,冲汤下。忌食油荤、盐,宜食淡粥。(《纲目拾遗》)
⑧治中耳炎:鲜番红花汁、鲜薄荷汁适量,加入白矾末少许,搅匀。滴耳中。(《青岛中草药手册》)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