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通草

小通草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小通草
拼音拼读
xiǎo tōng cǎo
药材别名
小通花、通草棍、旌节花、山通草、通条树
英文名称
stachyurus pith
功效分类
利尿通淋药
药用部分
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f.etThoms.、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nensisFranch.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Helur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的茎髓。
动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枝梢呈蔓状,高达4米,树皮棕色,光滑。单叶互生,厚纸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长7~10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略心形,边缘具细而密的锯齿,齿端向前,有增厚的小圆头。穗状花序腋生,长6~10厘米,多下垂,2枚小苞片卵形;花小,黄色;萼片4枚,长卵形;花瓣4枚,分离,椭圆形;雄蕊8枚,略短于花瓣,花药黄色;子房上位,花柱单生,柱头浅裂或呈头状,中轴胎座,4室,胚珠多数。浆果黑褐色,圆球形,先端有尖头,直径5~8毫米。花期3~4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或丛林中。分布于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将枝截成30~50厘米长一段,趁新鲜时用细竹签由小端向大端顶出髓部,理直,阴干或晒干。有些地区则用刀纵剖,剥去皮部及木质部,取出髓部,晒干。
药材性状
圆柱形,长30~50厘米,直径0.5~1厘米。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无纹理。体轻,质松软,捏之能变形,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无空心,显银白色光泽。水浸后有黏滑感。无臭,无味。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淡。归肺经、胃经。
功效作用
清热、利尿、下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临床应用
用量2.5~4.5克。治疗小便不利、乳汁不下、尿路感染。
药理研究
本品多糖含量高,低用量能降低9月龄小鼠肝脏及血清中过氧化脂质产物(LPO)的含量。其中4种多糖对肝脏中LPO含量以80毫克/千克用量降低作用明显(P<0.05),但对血清中LPO含量以160毫克/千克用量作用明显(P<0.05)。对小鼠心肌及脑组织中老化代谢产物LF含量均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但对肝脏中LF含量降低作用不明显p>0.05;均能提高小鼠全血老化相关酶SOD的活力,作用明显(P<0.05)。
化学成分
茎髓中含有灰分、脂肪、蛋白质、粗纤维、戊聚糖及糖醛酸、还含a-半乳糖、葡萄糖与木糖、半乳糖醛酸、多种氨基酸以及钙、钡、镁、铁等18种微量元素等。
使用禁忌
气虚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小便黄赤:小通草6克,木通4.5克,车前子9克(布包)。煎服。(《安徽中药志》)
②治热病烦躁,小便不利:小通草6克,栀子、生地黄、淡竹叶、知母、黄芩各9克。煎服。(《安徽中药志》)
③治急性尿道炎:小通草6克,地肤子、车前子(布包)各15克。煎服。(《安徽中药志》)
④治小便不利:小通草15克,车前仁15克,水菖蒲15克,水灯草3克,生石膏3克。煎服。(《湖南药物志》)
⑤治淋病,小便不利:滑石30克,甘草6克,小通草9克。水煎服。(《甘肃中草药手册》)
⑥治产后乳汁不通:小通草6克,王不留行9克,黄蜀葵根12克。煎水当茶饮。如因血虚乳汁不多,加猪蹄1对,炖烂去药渣,吃肉喝汤。(《安徽中草药》)
⑦治乳少:黄芪30克,当归15克,小通草9克。水煎。(《甘肃中草药手册》)
⑧治闭经:小通草、川牛膝各9~15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相关中药材推荐

广金钱草 guǎng jīn qián cǎo
清热除湿、利尿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通淋药,主要具有利尿排石、利胆、抗炎的作用;另外,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抗菌、促智作用。多糖成分对尿路结石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是治疗结石的有效成分之一。

土鳖虫 tǔ biē chóng
破瘀血,续筋骨。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疗伤药。

枫香脂 fēng xiāng zhī
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属拔毒生肌药。

灯心草 dēng xīn cǎo
清心火、利小便。属利水渗湿药分类下的利尿通淋药。

九香虫 jiǔ xiāng chóng
行气止痛、温肾壮阳。属理气药。

淡豆豉 dàn dòu chǐ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淡竹叶 dàn zhú yè
清热除烦、利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秦艽 qín jiāo
祛风湿、退虚热、舒筋止疼。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清热药。

红景天 hóng jǐng tiān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属补益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稻芽 dào yá
和中消食、健脾开胃。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