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参

南沙参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南沙参
拼音拼读
nán shā shēn
药材别名
沙参、知母、白沙参、泡参、土人参、志取
英文名称
Ladybell Root
功效分类
补阴药
药用部分
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Fisch.或沙参Adenophor a stricta Miq.的干燥根。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有白色乳汁。主根粗壮,圆锥形,黄褐色,有皱纹。茎通常单生,在花序之下不分枝,无毛或少有毛。基生叶丛生,卵形,长椭圆形或近圆形,茎生叶4~6片轮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卵形,椭圆状卵形,狭倒卵形或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锯齿,两面疏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花序圆锥状,长可达35厘米,下部花枝轮生,顶部花枝有时互生,花下垂,花萼光滑无毛,5裂,裂片钻形,花冠蓝色或蓝紫色,狭钟形,口部缢缩成坛状,长约1厘米,5浅裂,雄蕊5,稍伸出花冠,花丝下部变宽,边缘有密柔毛,子房上部具肉质花盘,花柱明显伸出花冠外。蒴果卵圆形,长约5毫米,孔裂。种子多数,黄棕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阳坡草丛,林缘,路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后趁鲜刮去粗皮,洗净,干燥。
药材性状
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长7~27厘米,直径0.8~3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凹陷处常有残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状,下部有纵纹和纵沟。顶端具1或2个根茎。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气微,味微甘。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甘。归肺经、胃经。
功效作用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治疗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胃阴不足,食少呕吐,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药理研究
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有祛痰、抗真菌、强心作用。
化学成分
根中分离得4个化合物,它们是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蒲公英赛酮及二十八碳酸。
使用禁忌
不宜与藜芦同用,风寒咳嗽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不易吐出,口干:南沙参9克,麦冬9克,生甘草6克,玉竹9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肺热咳嗽:沙参15克,水煎服之。(《卫生易简方》)
③治虚火牙痛:沙参根15~60克,煮鸡蛋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产后无乳:沙参根12克,煮猪肉食。(《湖南药物志》)
⑤治睾丸肿痛:沙参60克,猪肚一个,炖服,也可加豆腐同煮服。(《福建药物志》)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