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风藤

广东海风藤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广东海风藤
拼音拼读
guǎng dōng hǎi fēng téng
药材别名
大叶过山龙
英文名称
Kadsura kwangtungensis
功效分类
祛风湿强筋骨药
药用部分
木兰科植物海风藤的藤茎。
动植物形态
木质大藤本,全株无毛。根圆柱状,稍肉质,辛香。老茎有灰黄色、厚而松软的木栓质外皮。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至阔椭圆形,顶端渐尖或短尖,基部阔楔尖或圆钝,全缘或上部有少数齿缺;侧脉每边7~11条;叶柄长1~2厘米。秋初开花;花单性,雌雄异株,腋生;花被淡黄色或黄绿色,有11~15片,排成4~5轮;雄花有球状雄蕊柱,无附属体,有雄蕊50~ 65枚;雌花有心皮30~ 55枚,排成4~6轮。聚合果有长而下垂的果梗,球形,紫红色。
产地分布
常生于山地林谷中,攀援于树上。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割取老藤茎,削去栓皮,截成长段,晒干。
药材性状
圆柱形,略弯曲,多截成长段。栓皮松厚,质柔软,如海绵样,多已削去,留有刀削痕。表面浅棕色,间有未削净的栓皮呈灰白色,易剥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色,剥开皮层露出毛状的纤维;木质部淡棕色,密布明显的粗针孔状导管,中央有深棕色的髓。气微香,味甘微辛。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温。归经暂缺。
功效作用
祛风湿、通经络、行气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临床用于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服。用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腰膝疼痛、跌打损伤。
药理研究
1、抗炎作用:研究表明,广东海风藤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皂苷类、黄酮类和多糖类物质,这些成分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2、免疫调节作用:广东海风藤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具有一定的辅助保健作用。
3、抗氧化作用:广东海风藤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4、抗肿瘤作用:一些研究发现,广东海风藤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等途径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化学成分
含木脂素类成分异型南五味子素G、异型南五味子丁素等。
使用禁忌
广东海风藤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过量使用,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配伍药方
1. 广东海风藤与桑枝、川牛膝、地龙、生地黄、乌药、苍术、防风、淡竹叶的组方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广东海风藤与赤芍、陈皮、枸杞子、川贝、葶苈子、白芷、薄荷的组方可用于治疗胃肠胀气。
3. 广东海风藤与狗脊、麦冬、山萸肉、黄柏、丹皮、生地、泽泻、五味子的组方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4. 广东海风藤与蛇床子、火麻仁、川续断、钩藤、防风、黄芪、白芷、金银花的组方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5. 广东海风藤与牛膝、麦冬、生地黄、桂枝、柏子仁、黄柏、党参、莱菔子的组方可用于治疗肾虚腰痛。
6. 广东海风藤与赤芍、地龙、桃仁、红花、阿胶、牛膝、山楂肉、益母草的组方可用于治疗痛经。
7. 广东海风藤与菖蒲、麦芽、枸杞子、苍术、佩兰的组方可用于治疗疲劳倦怠。
8. 广东海风藤与莪术、生地、苍术、茯苓、香附子、秦艽、山药、淡竹叶的组方可用于治疗痔疮。
9. 广东海风藤与白芍、丹皮、生地、白芷、龙葵、土茯苓、大黄、牛膝的组方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