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米

太白米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太白米
拼音拼读
tài bái mǐ
药材别名
九子、假百合
英文名称
Taibai rice
功效分类
理气药
药用部分
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假百合Notholiriom bulbuliferum (lingelsh.)Stearm的鳞茎。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60~150厘米,近无毛。鳞茎窄卵形或近圆筒形,由基生叶的基部增厚套叠而成,外具黑褐色膜质鳞茎皮;须根极多,其上生有多数小鳞茎;小鳞茎卵形,淡褐色,直径3~5毫米。基生叶数枚,带形,长10~25厘米,宽1.5~2厘米。茎生叶呈条状披针形。总状花序有花10~24朵;苞片叶状,条形;花淡紫色或蓝紫色;花被片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绿色;雄蕊与花被片近等长;子房淡紫色,柱头3裂,裂片稍反卷。蒴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有钝棱。花期7月,果期8月。
产地分布
生于高山草丛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四川、西藏、陕西、甘肃等地。
采收加工
7~8月采挖小鳞茎,去外皮,阴干。
药材性状
呈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两头略尖,高3~毫米,直径3~4毫米。表面褐色或灰褐色,具5~8条突出的纵棱。外壳薄而脆,易破碎,壳内有一层淡黄棕色半透明薄膜,膜内有2~瓣黄白色鳞叶相互抱合如米粒状。外层鳞叶较大,直径2~3毫米,内层鳞叶较小,直径约1毫米。质硬,断面粉性。气微,味辛、微苦。
性味归经
性微温,味辛、苦。归脾经、肺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
宽胸利气,健胃,止呕,镇痛,止咳。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1.5~6克;研末,用量1.2~2.4克。主治症瘕积聚,胃痛腹胀,胸闷,呕吐反胃,风寒咳嗽,小儿惊风。
药理研究
镇痛祛痰作用:太白米乙醇提取物毒性低,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显著的祛痰作用。
化学成分
鳞茎含甾体生物碱:太白米苷甲、太白米苷。生物碱:β1-查茄碱,新太白米苷,茄次碱-3-O-β-D-吡喃葡萄糖苷,茄次碱-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茄次碱-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哺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①治胃痛腹胀:太白米2. 1~2.4克,凉开水或凉生姜水冲服(生姜水必须放凉,否则服后即呕吐)。(《陕西中草药》)
②治风寒咳嗽:假百合2. 1~2.4克。蜜炙,姜水煎,放凉服。(《陕西中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