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线

红丝线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红丝线
拼音拼读
hóng sī xiàn
药材别名
观音草、山蓝、红蓝、野靛青、九头狮子草
英文名称
Peristrophe roxburghiana
功效分类
清热凉血药
药用部分
爵床科植物山蓝Peristrophe baphica(Spreng.)Bremek.的地上部分。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被灰白色毛。茎直立,纤细,有浅槽,节间较长。叶对生;叶片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花单生,淡红色,腋生或顶生;苞片2,椭圆形;萼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筒细长,长约为裂片的2倍以上,冠檐二唇形,上唇全缘,下唇3浅裂或近全缘;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内,雄蕊伸出花冠外,花丝有毛,花药2室,1室在下;花柱丝状,柱头2裂。蒴果椭圆形,具毛。种子4颗,黑色,卵圆形而扁,表面有凸起小点。
产地分布
生路边,草地或林下、路旁、溪边等阴湿处,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多为长20~40cm的带叶茎枝。茎近圆柱形,略弯曲,绿褐色至黑棕色,多分枝,直径0.3~0.6cm,有明显膨大、屈膝状的节,节间长5~10cm,幼枝被柔毛;质脆,易断,断面有白色的髓或中空。叶皱缩或破碎,展平后为卵形或宽卵形,长2~5cm,宽2~4cm,两面被紫色柔毛,绿褐色或黑褐色,捣烂置开水中,片刻即见水中有红线状渗出物,稍久,水全部红色,故名“红丝线”。花紫褐色。于叶腋或枝端偶见。气无,味淡微温。以叶多、绿褐色者为佳。
性味归经
性寒,味辛、苦。归肺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熄风,散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9~15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洗;或捣汁滴耳。主治肺热咳嗽,肺痨咳血,吐血,小儿惊风,咽喉红肿,口舌生疮,小便淋痛,痈肿疮疖,瘰疬,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药理研究
九头狮子草的醇提水溶物对毒毛花苷C引起的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均有显著保护作用,并对毒毛花苷C的致死剂量有明显影响。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3,5-吡啶二酰胺 (3,5-pyridinedicarboxamide)、 羽扇豆醇 (Iupeol)、豆甾醇(stigmaster01)、β-谷甾醇 (β-sitostcr01)、豆甾醇葡萄糖苷(stigmasterol)、 β-谷甾醇葡萄糖苷(β-sitosteryl glucoside)和尿囊素(allantoin)等。
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注意:此红丝线不是粤北、东江地区常用的跌打、风湿草药红丝线。
配伍药方
①治肺结核咳血:红丝线9~15g。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②治口腔炎:红丝线9-15g。水煎服。忌鱼腥、韭菜和刺激性食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