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勃

马勃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马勃
拼音拼读
mǎ bó
药材别名
灰包菌、药苞、灰菇、牛屎菇、鸡肾菌
英文名称
puffball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灰包科真菌紫色马勃Calvatia lilacina (Mont. et Berk.) Lloyd.的子实体。
动植物形态
子实体球形或陀螺形,不孕基部发达,宽15~20厘米。包被薄,初期白色,后污褐色带紫色,光滑或有斑纹,两层,上层常裂成小块,逐渐脱落。孢体紫色,当孢子及孢丝散失后遗留的不孕基部呈杯状。孢子近球形,带紫色。无柄或稀有柄,具小刺,4~6.7微米×4.3~6.7微米。孢丝长,分枝,有横隔,相互交织,色淡。
产地分布
生于草地上。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南、西北各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孢子成熟、包被未开裂时采收,除去泥沙,阴干。
药材性状
陀螺形,或已压扁呈扁圆形,直径5~12厘米,不孕基部发达。包被薄,两层,紫褐色,粗皱,有圆形凹陷,外翻,上部常裂成小块或已部分脱落。孢体紫色。
性味归经
性平,味辛。归肺经。
功效作用
清肺、利咽、止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6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敷患处或作吹药。用治风热郁肺咽痛、咳嗽、音哑;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药理研究
有止血、抗菌作用。
化学成分
含抗菌成分马勃酸、苯基氧化偶氮氰化物、类固醇二聚体。此外,还含有氨基酸、磷酸盐、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23-二烯-3β,25-二醇-22-乙酸酯、β-谷固醇、麦角甾-7,22-二烯-3,6.二酮、麦角甾-5,7,22-三烯-3-醇、马勃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
风寒伏肺咳嗽失音者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咽喉肿痛,咽物不得:蛇蜕皮一条(烧令烟尽),马勃0.3克。上件药细研为散,以绵裹3g,含咽津。(《圣惠方》)
②治骨鲠于喉:马勃、白矾灰、牛蒡子(炒)、陈皮(去白,焙)各15克。为细末。用浆水丸如樱桃大。口中含化下。(《圣济总录》)
③治久嗽:马勃,不以多少,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汤送下。(《普济方》马勃丸)
④治失声:马勃、马牙硝等分。研末,砂糖和丸,芡子大。噙之。(《纲目》引《摘玄方》)
⑤治积热吐血:马勃,为末,砂糖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冷水下。(《袖珍方》)
⑥治痈疽:马勃擦粉,米醋调敷即消;并入连翘少许,煎服亦可。(《本草汇言》引《外科良方》)
相关中药材推荐

南沙参 nán shā shēn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佛甲草 fó jiǎ cǎo
清热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土茯苓 tǔ fú líng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地耳草 dì ěr cǎo
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鬼针草 guǐ zhēn cǎo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甘遂 gān suì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峻下逐水药。

忍冬藤 rěn dōng téng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岩椒草 yán jiāo cǎo
解表,截疟,活血,解毒。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岩黄连 yán huáng lián
清利湿热、散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的清热解毒药。

三分三 sān fēn sān
解痉镇痛、祛风除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