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柏

卷柏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卷柏
拼音拼读
juàn bǎi
药材别名
石莲花、回阳草、九死还魂草、见水还阳草
英文名称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功效分类
活血调经药
药用部分
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5~ 15厘米,全株呈莲座状。主茎粗壮,短或长,直立,圆柱形,通常单一,棕褐色,顶端分枝丛生,辐射开展,下部生大量须根;分枝扁平,多回羽状叉分,干时拳卷,湿润则张开。营养叶2型,侧叶和中叶各2列,交互着生,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绿色;侧叶斜展,长卵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顶端急尖并具长芒,边缘微有细齿;中叶2行斜向上,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具长芒,边缘有微锯齿,中脉在叶上面下陷。孢子囊穗生于枝顶,四棱形;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有长芒,边缘膜质;大小孢子囊同穗,孢子囊肾形。大小孢子均为球状四面体。孢子期7~ 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林下阴湿的裸岩、岩壁上或石缝中。广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
春、秋季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炮制:除去杂质及残留的须根,洗净,稍闷,切段,干燥。卷柏炭:取卷柏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药材性状
全体卷缩似拳状,长3~ 10厘米。枝丛生,扁而有分枝,绿色或棕黄色,向内卷曲,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叶先端具长芒,中叶(腹叶)2行,卵状矩圆形,斜向上排列,叶缘膜质,有不整齐的细锯齿。背叶(侧叶)背面的膜质边缘常呈棕黑色。基部残留棕色至棕褐色须根,散生或聚生成短干状。质脆,易折断。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
性平,味辛。归肝经、心经。
功效作用
活血祛瘀、止血。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临床应用
用于妇女经闭、痛经、癞瘕,脘腹瘀痛,跌打损伤、瘀肿,多种出血症、水火烫伤。活血祛瘀,生用;止血,多炒黑用。内服:煎汤,用量5~ 10克;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药理研究
卷柏与当归、白术、牡丹皮、白芍药、川芎合用,可治疗妇人血闭成瘕、寒热往来、子嗣不育等症,与侧柏、棕榈等合用,可治疗大肠下血等症,孕妇慎用。
化学成分
含黄酮、酚性成分及氨基酸、海藻糖等多糖类,以及少量鞣质。黄酮成分有芹菜素、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和异柳杉素。
使用禁忌
孕妇慎用。
配伍药方
①治妇人血闭成瘕,寒热往来,子嗣不育者:卷柏四两,当归二两(俱浸酒炒),白术、牡丹皮各二两,白芍药一两,川芎五钱。分作七剂,水煎服;或炼蜜为丸,每早服四钱,白汤送。(《本草汇言》)
②治跌打损伤,局部疼痛:鲜卷柏每次一两(干五钱)。每日一次,煎服。(《泉州本草》)
③治腹痛、喘累及吐血:卷柏、小血藤、白花草、地胡椒。用酒泡-周,中午空腹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胃痛:垫状卷柏二两。水煎服。
⑤治哮喘:垫状卷柏、马鞭草各五钱。水煎服,冰糖为引。
⑥治癫痫:垫状卷柏二两,淡竹叶卷心一两,冰糖二两。水煎服。
⑦治吐血、便血、尿血:㈠垫状卷柏(炒焦)一两,瘦猪肉二两。水炖,服汤食肉。㈡垫状卷柏(炒焦)一两,仙鹤草一两。水煎服。(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⑧治大肠下血:卷柏、侧柏、棕榈等分。烧存性为末。每服三钱,酒下;也可饭丸服。(《仁存堂经验方》)
⑨治肠毒下血:卷柏、嫩黄芪各等分。为末,米饮调。每服三钱。(《本草汇言》)
⑩治血崩、白带:卷柏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重楼 chóng lóu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昆布 kūn bù
软坚散结、消痰、利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半夏 bàn xià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川乌 chuān wū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白屈菜 bái qū cài
破瘀止血、解痉止痛,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海桐皮 hǎi tóng pí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荜茇 bì bá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属温里药。

大风艾 dà fēng ài
温中活血,调经,祛风除湿,杀虫。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三白草 sān bái cǎo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东风橘 dōng fēng jú
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止痛。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