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

沙棘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沙棘
拼音拼读
shā jí
药材别名
酸棘、醋柳果、酸溜溜、达尔、沙枣
英文名称
sea-buckthorn
功效分类
消食药
药用部分
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thamnoides L.的成熟果实。
动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1~5米;具粗壮棘刺。枝幼时密被褐锈色鳞片。叶互生,线性或线状披针形,两端钝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花先叶开放,雌雄异株;短总状花序腋生于头年枝上;花小,淡黄色,雄花花被2裂,雄蕊4枚;雌花花被筒囊状,顶端2裂。果肉质花被筒包围,近球形,橙黄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沟谷、河岸、草原及半干旱沙丘上。主产于河北、河南、内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
秋、冬季果实成熟或冻硬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蒸后干燥。
药材性状
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个粘连,单个直径5~8毫米。表面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顶端有残存花柱。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表面褐色,有光泽,中间有1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微,味酸、涩。
性味归经
性温,味酸、涩。归脾经、胃经、肺经、心经。
功效作用
祛痰止咳、消食化滞、活血散瘀。属消食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水煎服。用治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瘀血经闭、跌打瘀肿。研究还证明,有消炎、抗放射损伤、抗肿瘤、抗衰老、抗风湿和抗病毒等作用。
药理研究
具有降脂作用、止咳祛痰作用;能调整消化功能,促进溃疡愈合;能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促进造血功能;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肝脏总胆固醇;抑制试验性血栓的形成;保肝;抗胃溃疡;抗氧化;抗炎;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抗过敏。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有维生素、异鼠李素、蛋白质、胡萝卜素、氨基酸、酰氨、黄酮类、芹菜素、槲皮素、山柰酚、β-谷固醇、隐黄质、糖类、有机酸、甾酸、脂肪酸、脂类和微量元素。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①治咳嗽痰多:沙棘、甘草、白葡萄干、栀子、广木香各等分。为末,加冰片少许。每次1.5~3克,温开水送服。(《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胃痛,消化不良,胃溃疡,皮下出血,月经不调:沙棘干品3~9克。水煎服,或将成熟果实砸烂加水煎煮,药汁溶于水后,滤去渣,取滤液浓缩为膏,适量服用。(《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③治咽疼痛:沙棘鲜果揉烂,用纱布包,挤压其汁液,加白糖,用温开水冲服。(《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④治经闭:天花粉18克,芒硝15克,沙棘、大黄各9克,全蝎6克,山柰1.5克,碱面1.5克。共为细末,每次1.5~3克,温开水送下。(《内蒙古中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