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

鳖甲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鳖甲
拼音拼读
biē jiǎ
药材别名
上甲、鳖壳、甲鱼壳、团鱼壳、鳖盖子
英文名称
Trionycis Carapax
功效分类
补阴药
药用部分
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eigmann的背甲。
动植物形态
体呈椭圆形,背面中央凸起,边缘凹入。头尖,颈粗长,吻突出。眼小。颈基部无颗粒状;头颈可完全缩入甲内。背腹甲均无角质板而被有软皮。背面橄榄绿色或黑棕色,上有表皮形成的小疣,呈纵行排列;边缘柔软,俗称裙边。腹面黄白色,有淡绿色班。背、腹骨板间无缘板接连。前肢5指,仅内侧3指有爪;后肢趾亦同。指、趾间具蹼。
产地分布
多生活于湖泊、小河及池塘里。分布于我国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外的各地。
采收加工
3~9月捕捉。捕得后,砍去鳖头,将鳖身置沸水中煮l~2小时,至甲上硬皮能脱落时取出,剥下背甲,刮净残肉后晒干。
药材性状
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隆起。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绿色,有细网纹及灰白色斑点,中间有1条纵棱,两侧各有左右对称的横凹纹8条,外皮脱落后,可见锯齿状嵌接缝。内表面类白色,中间有一条脊椎,两侧各有肋骨8条伸出边缘。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咸。归肝经、肾经。
功效作用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临床应用
用量9~24克,捣碎先煎;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用治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癥瘕。
药理研究
鳖甲有补血、抗肝纤维化、抗癌作用,并可增强实验动物免疫力。
化学成分
鳖甲含动物胶、角蛋白、骨胶原以及维生素D等。尚含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碳酸钙、磷酸钙等。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孕妇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久患咳嗽肺虚成劳瘵,及吐血,咯血等证:鳖甲(醋炙)、阿胶(炒)各30克,鹿角霜10克,甘草15克。上为末。每服9克,水一盏,韭白一茎长三寸,煎八分,食后服。(《古今医统》)
②治久患劳疟瘴等:鳖甲90克,酥炙令黄,为末。临发时温酒调下6克。(《圣惠方》)
③治癖病:鳖甲、诃黎勒皮、干姜等分。研末为丸。空心下三十丸,再服。(《药性论》)
④治小儿痫:鳖甲炙令黄,捣为末。取3克,乳服。亦可蜜丸如小豆大服。(《子母秘录》)
⑤治慢性肝炎,肝脾肿大,转氨酶偏高:鳖甲30克,丹参、垂盆草各15克,鳖甲先煎60分钟,后下其他药,煎水服。每日服1剂,每剂药煎2次,上午、下午各服1次。(《补益药治病与健身》
相关中药材推荐

广金钱草 guǎng jīn qián cǎo
清热除湿、利尿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通淋药,主要具有利尿排石、利胆、抗炎的作用;另外,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抗菌、促智作用。多糖成分对尿路结石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是治疗结石的有效成分之一。

土鳖虫 tǔ biē chóng
破瘀血,续筋骨。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疗伤药。

枫香脂 fēng xiāng zhī
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属拔毒生肌药。

灯心草 dēng xīn cǎo
清心火、利小便。属利水渗湿药分类下的利尿通淋药。

九香虫 jiǔ xiāng chóng
行气止痛、温肾壮阳。属理气药。

淡豆豉 dàn dòu chǐ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淡竹叶 dàn zhú yè
清热除烦、利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秦艽 qín jiāo
祛风湿、退虚热、舒筋止疼。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清热药。

红景天 hóng jǐng tiān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属补益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稻芽 dào yá
和中消食、健脾开胃。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