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山豆根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山豆根
拼音拼读
shān dòu gēn
药材别名
广豆根、苦豆根、土豆根
英文名称
subprostrate sophora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根及根茎。
动植物形态
直立或披散的常绿灌木。茎多分枝,小枝密被灰色短柔毛,有条状棱。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11~17片,小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1片小叶较大,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密被灰棕色短柔毛。花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被灰色长柔毛;萼钟状,顶端5齿裂,被毛;花冠黄白色,蝶形;雄蕊10枚,连合成单体雄蕊;子房具短柄,有胚珠多个,密生柔毛;花柱弯曲。荚果串珠状,内有3~5粒种子。
产地分布
生于山地石隙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药材性状
根茎不规则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数条根。根长圆柱形,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有毒。归肺经、胃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3~6克,煎服;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用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外治诸热肿、毒虫咬伤。
药理研究
山豆根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溃疡,抑制高级中枢,兴奋低级中枢的作用,其中生物碱是其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对多种实验肿瘤有抑制作用。苦参碱还具体外抑菌作用。对兔、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和小鼠D-氨基半乳糖肝损伤均有保护作 用;此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等对大、小鼠5种关节炎动物模型有抗炎作用。山豆根碱及苦参碱等生物碱具解痉平喘作用。此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槐果碱及山豆根碱具抗心律失常作用;且具双向免疫功能。大剂量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抽搐、昏迷等,甚至呼吸衰竭至死,注意慎用。现代临床用于治疗 咽喉肿痛、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气管炎哮喘、乙脑等。
化学成分
主含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其他尚含苯丙素类、三萜及甾醇等。生物碱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山豆根碱等;黄酮有广豆根素、广豆根酮、紫檀素、三叶豆紫檀苷等。生物碱含量为1.37%~ 1.88%,苦参碱含量为0.039%、0.177%,氧化苦参碱含量为0.339%。1.336%。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喉痹:山豆根、升麻、射干各等分。每服9克。水煎,去渣漱口时时呷之。(《古今医统》山豆根汤)
②治牙龈肿痛:山豆根、白头翁各12克,生石膏15克。水煎服。(《本草骈比》)
③治齿痛:山豆根一片,含于痛处。(《备急方》)
④治霍乱:山豆根末,橘皮汤下9克。(《备急方》)
⑤治喉癌:山豆根、玄参、大青叶各15克,开金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实用抗癌手册》)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