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豆根

北豆根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北豆根
拼音拼读
běi dòu gēn
药材别名
磨石豆根、山花子根、蝙蝠葛根、马串铃、山豆根、苦豆根、北山豆根、野豆根、黄条香
英文名称
rhizoma menispermi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根茎。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本。长达10米以上,全体近无毛。根茎多横生,细长。茎基部稍木质,小枝绿色,有纵条纹。叶互生,叶柄盾状着生,长6~12厘米,被稀短毛;叶片圆肾形或卵圆形,长、宽为5~15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或截形,叶缘近全缘或5~7浅裂,裂片近三角形,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具掌状脉5~7条。花序腋生,短圆锥状,花小,单性异株,雄花序总花梗长3~7厘米,花梗长5~7毫米,基部具小苞片1,线状披针形,雄花萼片5,窄倒卵形,花瓣6~9,黄绿色,卵圆形,较花萼小,雄蕊10~20枚,花药球形,雌花通常具3心皮,分离,花柱短。核果球形,熟时黑紫色。种子l粒,马蹄形。
产地分布
生于山地灌木丛中或攀缘于岩石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和泥土,晒干。
药材性状
呈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有时可见分枝,长约50厘米,直径3~8毫米。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或突起的细根痕,外皮易成片脱落。质韧,不易折断,折断面不整齐.纤维性,维管束呈放射状排列,木质部淡黄色,中心有类白色的髓。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肺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6~9克,内服煎汤,治疗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外痔。治疗扁桃体炎和咽喉炎:北豆根、鬼针草等量,煎服;治痢疾、肠炎:北豆根15克,水煎服,或北豆根15克、徐长卿9克,水煎服。
药理研究
具抗菌作用,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本品含的蝙蝠葛碱为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直接抑制窦房结,减慢心率,明显抑制豚鼠离体灌流心脏去甲肾上腺素出胞释放量,能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抑制心肌和抗心律失常;蝙蝠葛苏林碱静脉注射能明显对抗小鼠常压缺氧,抗脑缺血。毒性:蝙蝠葛碱腹腔注射小鼠LD50为(205±24)毫克/千克。近年来,蝙蝠葛碱主要试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病。另外本品还具有抗心律失常、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尚具有抗炎、镇痛、镇咳祛痰、抑菌、局麻、松弛肌肉等作用。
化学成分
根茎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如山豆根碱、去甲山豆根碱、山豆根酚碱、蝙蝠葛碱、蝙蝠葛苏林碱、木兰花碱、青藤碱、N-去甲尖防己碱、尖防己碱、蝙蝠葛辛、山豆根碱、青藤碱等成分。
使用禁忌
脾虚便溏者禁服,孕妇及有肝病患者慎服。剂量不宜过大。
配伍药方
①治咽喉肿痛:a.北豆根、射干各3克。共研细末,吹入咽喉。b.北豆根9克,桔梗3克,酸浆8个。水煎,日服2次。(a、b方出自《吉林中草药》)c.北豆根、玄参、牛蒡子各15克,枯梗7.5克,甘草5克。水煎服。(《长白山植物药志》)
②治慢性扁桃体炎:北豆根9克,金莲花3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③治肺热咳嗽:北豆根、前胡、牛蒡子、枇杷叶各9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④治痢疾、肠炎:北豆根9克,徐长卿9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⑤治牙痛:北豆根9克,玄参、地骨皮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⑥治腰痛:北豆根30克,白酒50毫米,浸7天,每日2次,每次饮1杯。(《吉林中草药》)
⑦治湿热黄疸:北豆根9克,茵陈15克,生大黄6克,栀子9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⑧治秃疮:北豆根30克,白糖适量,共研末,用鸡蛋捣成膏,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