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余粮

禹余粮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禹余粮
拼音拼读
yǔ yú liáng
药材别名
禹粮石、太一余粮、石中黄、余粮石、禹粮土
英文名称
Limonitum
功效分类
敛肺涩肠药
药用部分
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Limonite的矿石。
动植物形态
禹余粮,又称太一余粮、石脑、禹哀等,是一种铁矿石,属于斜方晶系的褐铁矿。在形态上,禹余粮呈现为不规则的斜方块状,其大小一般长5~10cm,厚1~3cm。表面颜色主要为红棕色、灰棕色或浅棕色,具有多凹凸不平的特点,有时表面还附有黄色粉末。禹余粮的断面多显深棕色与淡棕色或浅黄色间的层纹,各层硬度不同,质松部分指甲可划动。体重且质硬,气微,味淡,嚼之无砂粒感。
产地分布
主产于河南、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亦产。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挖取后除去泥沙杂质。遇有卵状体时不要打碎,以防其内部褐铁矿粉末散失或被污染。
药材性状
不规则的斜方块状,常呈中空或结实的结核状、钟乳状。表面红棕色、灰棕色或橙黄色,多凹凸不平或附有黄色粉末。有刀削痕。质重而坚硬,不易打碎,断面粗糙,有深棕色与淡棕色相间的层纹。具土气,味淡,嚼之无砂粒感。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甘、涩。归胃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临床应用
用量10~15克,煎服;外用适量,研末撒于患处或调敷。用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妇女崩漏带下。有实邪者不宜用。
药理研究
生品有明显缩短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作用,而煅品则出现延长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生品、煅品、醋淬品水煎液均能抑制胃肠蠕动。
化学成分
主含碱式氧化铁及含水的三氧化二铁。有时含铜、铅、锌、钴、镍、金等元素。
使用禁忌
暴病实邪不宜使用。孕妇慎用。
配伍药方
①治冷劳,大肠转泄不止。禹余粮120克(火烧令赤,于米醋内淬,如此七遍后,捣研如面),乌头30克(冷水浸一宿,去皮、脐,焙干,捣罗为末)。上药相和,用醋煮面糊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食前,以温水下五丸。(《圣济总录》神效太乙丹)
②治老人多滑泄气虚者,久不止:禹余粮120克(盐泥数层封固,炭火煅半日),白术240克,甘草30克,补骨脂90克,俱用酒拌炒,研为末,和入禹余粮末内。每服9克,早晨参汤或米汤调下。或用饴糖作丸,亦可。(《方脉正宗》)
③治妇人带下:白下:禹余粮30克,干姜等分;赤下:禹余粮30克,干姜15克。禹余粮用醋淬,捣研细为末。空心温酒调下6克。(《胜金方》)
④治妇人少腹痛,面青或黄或赤或黑,不能喘息:禹余粮,为末。每服6克,米饮调下,日二三服,极效。(《卫生易简方》)
⑤治五劳七伤,气胀饱满,黄病四肢无力,女子赤白带,干血劳症,久疟痞块:禹余粮二斤半,好醋八斤,同煮醋干为度。(《秘传大麻疯方》)
⑥灭瘢痕:禹余粮、半夏等分。末之,以鸡子黄和。先以新布拭瘢令赤,以涂之,勿见风,日二。(《千金要方》)
相关中药材推荐

广金钱草 guǎng jīn qián cǎo
清热除湿、利尿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通淋药,主要具有利尿排石、利胆、抗炎的作用;另外,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抗菌、促智作用。多糖成分对尿路结石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是治疗结石的有效成分之一。

土鳖虫 tǔ biē chóng
破瘀血,续筋骨。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疗伤药。

枫香脂 fēng xiāng zhī
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属拔毒生肌药。

灯心草 dēng xīn cǎo
清心火、利小便。属利水渗湿药分类下的利尿通淋药。

九香虫 jiǔ xiāng chóng
行气止痛、温肾壮阳。属理气药。

淡豆豉 dàn dòu chǐ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淡竹叶 dàn zhú yè
清热除烦、利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秦艽 qín jiāo
祛风湿、退虚热、舒筋止疼。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清热药。

红景天 hóng jǐng tiān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属补益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稻芽 dào yá
和中消食、健脾开胃。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