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漆

干漆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干漆
拼音拼读
gàn qī
药材别名
山漆、漆渣、黑漆
英文名称
dried lacquer
功效分类
破血消癥药
药用部分
漆树科植物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num (Stokes)F.A.Barkl.的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
动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嫩枝和冬芽具棕黄色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上面疏生柔毛或近光滑,下面有黄柔毛,侧脉18~25对显著;叶柄短,有毛。圆锥花序侧生;花细小,黄色;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5裂;花瓣5;雄蕊5,在雌花中不完全;子房无柄,上位,1室,花柱 3。核果偏斜而扁,宽大于高,淡棕黄色,光滑。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800~2800(~3800)米的向阳山坡林内,亦有栽培。产于华东、华南等地。
采收加工
割伤漆树树皮,收集自行流出的树脂为生漆,干固后凝成的团块为干漆。另外一般收集盛漆器具底留下的漆渣,干燥。
药材性状
不规则块状,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蜂窝状细小孔洞或呈颗粒状。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具特殊臭气。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肝经、脾经。
功效作用
破瘀血、消积、杀虫。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临床应用
用量2.5~4.5克,入丸、散,2~4.5克。外用:烧烟熏。内服宜炒或煅后用。用治妇女闭经、瘀血癥瘕、虫积腹痛等。
药理研究
有解痉作用,对心血管有影响,有促凝血作用。
化学成分
干漆是生漆中的漆酚在虫漆酶(Laccase)的作用下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的黑色树脂物质。
使用禁忌
本品破血通经之力较强,故孕妇及体虚、无淤者均忌用。畏蟹。内服过量可导致呕心呕吐,口腔发炎、溃疡,腹泻,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肾病。也有出现肛门、会阴部皮肤发生丘疹,瘙痒剧烈者。
配伍药方
①治产后恶露不下尽,腹内痛:干漆(捣碎,炒令烟尽)30克,没药30克。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以热酒调下3克。(《圣惠方》)
②治九种心痛,及腹胁积聚滞气:干漆(炒烟出)60克。上一味。捣罗为末,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热酒下,醋汤亦得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干漆丸)
③治喉痹欲绝不可针药者:干漆烧烟,以筒吸之。(《圣济总录》)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重楼 chóng lóu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昆布 kūn bù
软坚散结、消痰、利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半夏 bàn xià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川乌 chuān wū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白屈菜 bái qū cài
破瘀止血、解痉止痛,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海桐皮 hǎi tóng pí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荜茇 bì bá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属温里药。

大风艾 dà fēng ài
温中活血,调经,祛风除湿,杀虫。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三白草 sān bái cǎo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东风橘 dōng fēng jú
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止痛。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