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叶

山楂叶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山楂叶
拼音拼读
shān zhā yè
药材别名
赤枣子叶
英文名称
hawthorn leaf
功效分类
活血止痛药
药用部分
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zj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zjida Bge.的干燥叶。
动植物形态
1.山里红:落叶乔木,高可达6m。枝刺长1~2厘米,或无刺。单叶互生;叶柄长2~6厘米;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菱状卵形,长6~12厘米,宽5~8厘米,有2~4对羽状裂片,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有光泽,下面沿叶脉被短柔毛,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伞房花序,直径约4~6厘米;萼筒钟状,5齿裂;花冠白色,直径约1.5厘米,花瓣5,倒卵形或近圆形;雄蕊约20,花药粉红色;雌蕊1,子房下位,5室,花柱5。梨果近球形,直径可达2.5厘米,深红色,有黄白色小斑点,萼片脱落很迟,先端留下一圆形深洼;小核3~5。向外的一面稍具棱,向内两侧面平滑。花期5~6月,果期8~10月。2.山楂:本种与山里红极为相似,仅果形较小,直径1~1.5厘米;叶片亦较小,且分裂较深。
产地分布
山里红在华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均有栽培。山楂生于海拔100~1500米的溪边、山谷、林缘或灌木丛中;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平原村庄附近亦有栽培。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晾干。
药材性状
本品多已破碎,完整者展开后呈宽卵形,长6~12厘米,宽5~8厘米,绿色至棕黄色,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具2~6羽状裂片,边缘具尖锐重锯齿;叶柄长2~6厘米,托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气微,味涩、微苦。
性味归经
性平,味酸。归肝经。
功效作用
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10克;或泡茶饮。外用:适量,煎汤洗。用于气滞血瘀,胸痹心痛,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高脂血症。
药理研究
具有抗凝血、降血脂作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槲皮素、金丝桃苷、牡荆素鼠李糖苷、2α,3β,19α-三羟基熊果酸、熊果酸、山楂定A、山楂定B、山楂定C、山楂定D等成分。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① 治高血压:山楂叶,水煎代茶饮。(《陕西中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广金钱草 guǎng jīn qián cǎo
清热除湿、利尿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通淋药,主要具有利尿排石、利胆、抗炎的作用;另外,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抗菌、促智作用。多糖成分对尿路结石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是治疗结石的有效成分之一。

土鳖虫 tǔ biē chóng
破瘀血,续筋骨。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疗伤药。

枫香脂 fēng xiāng zhī
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属拔毒生肌药。

灯心草 dēng xīn cǎo
清心火、利小便。属利水渗湿药分类下的利尿通淋药。

九香虫 jiǔ xiāng chóng
行气止痛、温肾壮阳。属理气药。

淡豆豉 dàn dòu chǐ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淡竹叶 dàn zhú yè
清热除烦、利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秦艽 qín jiāo
祛风湿、退虚热、舒筋止疼。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清热药。

红景天 hóng jǐng tiān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属补益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稻芽 dào yá
和中消食、健脾开胃。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