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

石膏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石膏
拼音拼读
shí gāo
药材别名
软石膏、细理石、白虎、寒水石、玉大石、冰石
英文名称
gypsum
功效分类
清热泻火药
药用部分
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Gypsum的矿石。
动植物形态
石膏的晶体结构呈板状或柱状,具有六方晶系。其晶体在干燥的环境下会变得更加坚硬,但当接触到水分时,石膏会迅速吸水并溶解。在中药应用中,石膏常用于制备煎剂或研末,也可作为成粉或颗粒剂形。石膏在制备过程中往往需要研磨成细粉或粉碎成颗粒状,以便于服用或煎煮。总而言之,石膏以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矿物质特性,在中药中被广泛应用,并通过不同的制剂形态来满足药物的使用需要。
产地分布
分布于内蒙古、河南、山西、甘肃、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主产于湖北应城、安徽凤阳、河南新安、西藏昌都。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多于冬季采挖。于矿中挖出石膏后,去净泥土杂石。
药材性状
长块状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全体类白色,常有夹层,内藏有青灰色或灰黄色片状杂质。体重,质软,易纵向断裂;断面具纤维状纹理,并显绢丝样光泽。气无,味淡。
性味归经
性大寒,味甘、辛。归肺经、胃经。
功效作用
清热降火、除烦止渴。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60克,先煎。用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药理研究
石膏具有解热、解渴的作用,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可抑制旺盛内热所致垂体、肾上腺、颌下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功能亢进;使脾和胸腺功能亢进。小剂量使股动脉血流量一时性减少,对呼吸、血压无明显影响;大剂量则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对离体小肠和子宫,小剂量使振幅加大,大剂量则紧张性降低,振幅减少;缩短凝血时间,抑制胆汁排泄。
化学成分
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尚夹有黏土、有机物和硫化物等杂质。另含微量铁及镁。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小儿身热不除:石膏30克,青黛3克。上为末,用糕糊为丸,如圆眼核大。每服一丸,用灯心汤化开。(《普济方》青丸子)
②治小儿喘嗽:用石膏火内飞过为末,蜜调1.5克服。(《卫生易简方》)
③治痰热而喘,痰涌如泉:寒水石、石膏各等分。上为细末。煎人参汤,调下9克,食后服。(《保命集》双玉散)
④治流行性腮腺炎:生石膏、黄柏各等量。研粉,用水或醋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厚约0.5厘米。敷于患处,每日1~2次。[《陕西新医药》1977,(5):35]
⑤治小儿伤热吐泻黄色:石膏、寒水石各15克,甘草(生)3克。上同为末。每服1.5克,食后温汤调下。(《小儿药证直诀》玉露散)
⑥治胃热牙龈浮,肾热齿蛀,肿胀疼痛:石膏30克,细辛9克。煎汤含漱,其痛自瘥。(《医级》二辛煎)
⑦治头痛:川芎、石膏、白芷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12克,热茶清调下。(《赤水玄珠》石膏散)
⑧治湿疹:煅石膏60克,白及30克,密陀僧21克,轻粉15克,枯矾9克。共研极细末,用香油或凡士林调成50%软膏涂患处。如有脓水渗出者,可用药粉干撒,每日3~5次。用药时忌用温水或肥皂水洗涤。(《全国中草药汇编》)
相关中药材推荐

广金钱草 guǎng jīn qián cǎo
清热除湿、利尿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通淋药,主要具有利尿排石、利胆、抗炎的作用;另外,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抗菌、促智作用。多糖成分对尿路结石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是治疗结石的有效成分之一。

土鳖虫 tǔ biē chóng
破瘀血,续筋骨。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疗伤药。

枫香脂 fēng xiāng zhī
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属拔毒生肌药。

灯心草 dēng xīn cǎo
清心火、利小便。属利水渗湿药分类下的利尿通淋药。

九香虫 jiǔ xiāng chóng
行气止痛、温肾壮阳。属理气药。

淡豆豉 dàn dòu chǐ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淡竹叶 dàn zhú yè
清热除烦、利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秦艽 qín jiāo
祛风湿、退虚热、舒筋止疼。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清热药。

红景天 hóng jǐng tiān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属补益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稻芽 dào yá
和中消食、健脾开胃。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