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乳石

钟乳石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钟乳石
拼音拼读
zhōng rǔ shí
药材别名
石钟乳、滴乳石、芦石、黄石砂、卢布
英文名称
stalactite
功效分类
补阳药
药用部分
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Stalactitum的矿石。
动植物形态
钟乳石是一种在漫长地质历史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的碳酸钙淀积物。它的形态主要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具有同心环或放射状结构。钟乳石表面为白色、灰白色,常被染成浅黄褐或浅灰黄等色调,且质地坚而重。其断面较平整,有的钟乳石中央可见一圆孔,圆孔周围有多数圈层。此外,钟乳石的大小不一,长度从几厘米到数米不等,直径也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产地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常生于山岩洞穴中。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从岩洞中将其敲下,除去杂石,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石钟乳状集合体,略呈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白色、灰白色或棕黄色,粗糙,凹凸不平,有瘤状突起,土灰色、灰白色或棕黄色。体重,质坚硬,易砸碎,断面较平整,白色至浅灰白色,对光观察具闪星状的亮光,近中心常有一圆孔,圆孑L周围具多数浅橙黄色同心环层。无臭,味微咸。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归肺经、肾经、胃经。
功效作用
温肺、助阳、平喘、制酸、通乳。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煎服。用治寒痰咳喘、阳虚冷喘、腰酸冷痛、胃痛泛酸、产后乳汁不通。
药理研究
钟乳石在胃中能中和过多的胃酸,至肠道吸收后能增加血中的钙离子,对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
化学成分
钟乳石主含碳酸钙。尚含铁、铜、钾、锌、锰等微量元素。
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肺热咳嗽者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肺气虚,久嗽,皮毛枯槁,唾血腥臭,或喘不已:钟乳粉(煅炼熟)、桑白皮(蜜炙)、麦门冬(去心)、紫苏各1.5克。姜三片,枣一枚。水一钟,煎六分,食后服。(《外科理例》钟乳粉散)
②治寒嗽不止:钟乳粉、人参、阿胶(炒)。上三味等分为末。用糯米饮调服。(《叶氏录验方》钟乳散)
③治乳汁不通:钟乳石9克,王不留行、天花粉各12克,漏芦、黄芪各15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④治大肠冷滑不止:钟乳粉30克,肉豆蔻(煨)15克。为末,煮枣肉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济生方》)
⑤治溃疡病,胃酸过多:钟乳石研细,每服1.8克,每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相关中药材推荐

假芫茜 jiǎ yuán qiàn
疏风解表、芳香健胃。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单叶蔓荆子 dān yè màn jīng zi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石蒜 shí suàn
消肿、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海蛤壳 hǎi há ké
清肺、化痰、软坚、利水、制酸、敛疮。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金礞石 jīn méng shí
坠痰下气、平肝镇惊。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辣蓼 là liǎo
除湿、化滞。属化湿药。

白头翁 bái tóu wēng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月季花 yuè jì huā
活血调经、疏肝解郁。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知母 zhī mǔ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肉苁蓉 ròu cōng róng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属补虚药下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