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

枳壳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枳壳
拼音拼读
zhǐ ké
药材别名
炒枳实、只壳、商壳
英文名称
fructus aurantii
功效分类
理气药
药用部分
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接近成熟的果实。
动植物形态
常绿小乔木,分枝多。枝具棱和短刺。单身复叶,互生;叶片宽椭圆形或宽卵形,长7~12cm,宽4~7cm,先端窄而锐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柄翅倒卵形,宽1~1.5cm,有时较窄或宽,叶柄短。花白色,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萼杯状,5浅裂。花瓣5,长圆形,具芳香,有脉纹。雄蕊约25.花丝基部结合。果近球形,直径5~8cm,橙黄色,果皮粗糙。瓤囊10~12瓣,果肉酸带苦味。种子约20.,卵形。子味乳白色,单胚。花期5~7月,果期11~12月。
产地分布
多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主产于江西、湖南、四川。
采收加工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者低温干燥。
药材性状
半球形,直径3~5厘米。外果皮褐色,有颗粒状突起,有明显的花柱残基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黄白色,边缘1~2列油室。质坚硬,不易折断。瓤囊7~12瓣,内藏种子。气清香,味苦、微酸。
性味归经
性温,味苦、辛、酸。归脾经、胃经。
功效作用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煎汤内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炒热熨。用治胸胁气滞、胀满产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药理研究
升高血压;抑尿;抗休克;抑制胃肠运动;对子宫有兴奋或抑制双重作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橙皮苷、枳属苷、松柏苷、柚皮素-7-芸香糖苷、福橘素、甜橙素、新橙皮苷、异欧前胡内酯、茴芹香豆精、柑属环肽Ⅱ、柑属环肽Ⅲ、柑属环肽Ⅳ、忍冬苷、生物碱等成分。
使用禁忌
孕妇慎用。
配伍药方
①治气滞、食饮痰火停结:枳壳30克,厚朴24克,俱用小麦麸皮拌炒。每用枳壳6克,厚朴4.8克。水煎服。(《本草汇言》)
②治久嗽上焦热,胸膈不利:枳壳(炒)、桔梗各90克,黄芩60克。上咀,每日早用60克作一服,水三盏煎二盏,匀作三服,午时一服,申时一服,临卧时一服。(《古今医统》枳壳汤)
③治右胁痛胀满不食者:枳壳(鼓炒)、桂心(去粗皮,不见火)、片子姜黄(洗)各15克,甘草(炙)4.5克。上为末,每服6克,姜枣汤调下,酒亦可。(《重订严氏济生方》推气散)
④治饮食积滞,心下痞闷作痛,噫气如败卵者:枳壳(去瓤,锉,麸炒)、白术各15克,香附(麸炒,去皮)30克,槟榔9克。为细末,每服6克,米汤调下,日3次。(《本事方》枳壳散)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