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

补骨脂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补骨脂
拼音拼读
bǔ gǔ zhī
药材别名
破故纸、胡韭子、婆固脂、补骨鸱、黑故子
英文名称
fructus psoraleae
功效分类
补阳药
药用部分
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L.的成熟果实。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被黄白色毛及黑褐色腺点。茎直立,枝坚硬,具纵棱。叶互生,枝端常侧生小叶1片;叶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圆形或钝,基部心形、斜心形或圆形,边缘有粗阔齿,叶两面均有显著的黑色腺点;叶柄被白色茸毛;托叶成对,三角状披针形,膜质。花多数,密集成穗状的总状花序;花轴腋生;萼钟状,基部联合呈管状,先端5齿,被黑色腺点;花冠蝶形,淡紫色或黄色;雄蕊10,1束,花药小;雌蕊1,子房上位,倒卵形或线形,花柱丝状。荚果椭圆形,有宿存花萼,果皮黑色,种子1,气香而腥。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溪边或田边。主产于河南、四川、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扁圆状肾形,一端略尖,少数有宿萼。长4~5.5毫米,宽2~4毫米,厚约1毫米。表面黑棕色或棕褐色,具微细网纹,在放大镜下可见众多点状凹凸纹理。质较硬脆,剖开后可见果皮与外种皮紧密贴生,厚不及0.5毫米,除去果皮后,可见种脐小点状,位于种子凹侧的上端略下处,合点位于另一端,种脊不明显。外种皮质较硬,灰白色,无胚乳,子叶两枚,肥厚,淡黄色至淡黄棕色,其内外表面常可见白色物质;胚很小,可见。宿萼基部联合,上端5裂,灰黄色,具茸毛,并密布褐色腺点。气芳香特异,味苦微辛。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归肾经、脾经。
功效作用
温肾助阳、纳气、止泻。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
用量3~10克,外用适量。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尿频、脾肾阳虚泄泻、肾不纳气之虚喘、白癜风等。
药理研究
本品能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心脏,提高心脏功率;能收缩子宫及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抗早孕和有雌激素样作用;有致光敏作用,内服或外涂皮肤,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可使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此外,尚有抗肿瘤、抗衰老、抑菌、杀虫及雌激素样作用。
化学成分
含香豆精类,主要有补骨脂素及异补骨脂素(白芷素)等,还含有查耳酮类、黄酮类、单萜酚类、花椒毒素、异补骨脂双氢黄酮、补骨脂双氢黄酮、异补骨脂查耳酮、补骨脂乙素、豆固醇、补骨脂酚、亚油等多种成分。
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妊娠腰痛,状不可忍:补骨脂不以多少,瓦上炒令香熟,为末。嚼核桃肉半个,空心,温酒调下6克。(《妇人良方》通气散)
②治打坠凝瘀,腰痛通用:补骨脂(炒香,研)、茴香(炒)、辣桂等分。上为末。每服6克,热酒调,食前进。(《直指方》茴香酒)
③治妇人血崩:补骨脂(炒黄)、蒲黄(炒)、千年石灰、大黄各等分,为细末。每服9克,空心,用热酒调服。立止。(《重订瑞竹堂经验方》蒲黄散)
④治赤白带下:补骨脂、石菖蒲等分(并锉,炒)。上为末。每服6克,用菖蒲浸酒调,温服。(《妇人良方》破故纸散)
⑤治牙痛日久,肾虚也:补骨脂60克,青盐15克。炒,研,擦之。(《御药院方》)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