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根

麻黄根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麻黄根
拼音拼读
má huáng gēn
药材别名
苦椿菜
英文名称
radices ephedrae
功效分类
固表止汗药
药用部分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或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的干燥根茎。
动植物形态
草本状灌木。株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呈匍匐状。小枝直伸或微曲,对生或轮生,直径约2毫米,中部节间长2.5~5厘米。叶2裂,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占叶鞘的1/3~2/3.雄球花常成复穗状花序,具4对苞片,雄蕊7~8,花丝结合或顶端微分离。雌球花单生枝顶或老枝叶腋,有4对苞片,最上1对合生部分占1/2以上,雌花2。雌球花熟时肉质红色,长圆状卵球形或球形,长约8毫米,种子2粒,种子三角状卵球形,长5~6毫米。花期5~6月,8~9月种子成熟。
产地分布
生于砂质干燥地。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
采收加工
秋末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和泥沙,干燥。
药材性状
呈圆柱形,略弯曲,长8~25厘米,直径0.5~1.5厘米。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和支根痕。外皮粗糙,易成片状剥落。根茎具节,节间长0.7~2厘米,表面有横长突起的皮孔。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射线放射状,中心有髓。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涩。归肺经、心经。
功效作用
固表止汗。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表止汗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研粉撒扑。用治自汗,盗汗。
药理研究
具有降压、止汗的作用。
化学成分
含麻黄碱A、B、C、D,阿魏酰组胺,麻黄根素A,麻黄双酮A、B、C、D,酪氨酸甜菜碱等。
使用禁忌
有表邪者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虚汗无度:麻黄根、黄芪等分。为末,飞面糊,做丸梧桐子大。每用浮麦汤下百丸,以止为度。(《谈野翁试验方》)
②治虚劳盗汗不止:麻黄根(锉)、牡蛎(煅)、黄芪(锉)等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9克,水一盏,葱白三寸,同煎至半盏,去滓温服。(《圣济总录》麻黄根汤)
③治盗汗:麻黄根0.9克,故败扇(烧屑)0.3克,凡二物,治筛,以乳服0.9克,大人方寸匕,日三。(《医心方》引《范汪方》麻黄散)
④治产后虚汗不止:当归(锉,微炒)30克,麻黄根60克,黄芪(锉)30克。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12克,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麻黄根散)
⑤治脚汗:麻黄根30%,牡蛎30%,乌洛托品15%,滑石粉25%。上药共研末,用适量撒在脚上即可。一般能保持10~15天脚不出汗。(《全国中草药汇编》)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