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果

冬葵果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冬葵果
拼音拼读
dōng kuí guǒ
药材别名
葵子、葵菜子、冬苋菜、滑滑菜、土黄芪
英文名称
Fructus Malvae Vertillatae
功效分类
利水消肿药
药用部分
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verticillataL.的成熟果实。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被星状柔毛。根单生,有时分枝,长而弯曲,黄白色,有粘液。茎直立,多分枝。单叶互生,叶柄长2~9厘米,叶片掌状5~7浅裂,圆肾形或近圆形,基部心形,裂片卵状三角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主脉5~7条,两面疏被糙伏毛或几无毛。花期:甚长,冬末春初即开始开放,花数朵至十数朵簇生叶腋,花梗长约2.5厘米;萼杯状,5齿裂,副萼3裂;花淡粉紫色,花瓣5枚,三角状倒卵形,先端近平截;雄蕊连合成短柱状。蒴果扁球形,生于宿萼内,由10~11枚心皮组成,熟后心皮彼此分离并与中轴脱离,形成分果。
产地分布
生于村边、路旁、田埂草丛中;也有栽培。主产于河北、黑龙江、辽宁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药材性状
扁球状盘形,直径4~7毫米。外被膜质宿萼,宿萼钟状,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的微带紫色,先端5齿裂,裂片内卷,其外有条状披针形的小苞片3片。果梗细短。果实由分果瓣10~12枚组成,在圆锥形中轴周围排成一轮,分果类扁圆形,直径1.4~2.5毫米。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具隆起的环向细脉纹。种子肾形,棕黄色或黑褐色。气微,味涩。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涩。归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
功效作用
清热利尿、消肿。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水煎服;或入散剂。用治尿闭、水肿、口渴、大便不通、乳汁不行、尿路感染。临床治疗尿路感染,小便不利时,常配以泽泻、茯苓皮、车前子等。
药理研究
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活性。
化学成分
花、叶含粘液质。叶含锦葵酸、苹婆酸。种子含中性多糖如冬葵多糖MVS-I、MVS-II;酸性多糖如冬葵多糖MVS-IIIA、冬葵多糖MVS-IV、冬葵多糖MVS-IV和肽多糖如冬葵多糖MVS-V等。此外,还含脂肪油、花青素、芸香苷和蛋白质。
使用禁忌
脾虚肠滑者禁服.孕妇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产后淋沥不通:冬葵子一合,朴硝2.4克。水二升,煎八合,下消服之。(《姚僧坦集验方》)
②治尿路感染,小便涩痛:冬葵子、车前子、萹蓄、蒲黄各12克。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相关中药材推荐

南沙参 nán shā shēn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佛甲草 fó jiǎ cǎo
清热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土茯苓 tǔ fú líng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地耳草 dì ěr cǎo
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鬼针草 guǐ zhēn cǎo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甘遂 gān suì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峻下逐水药。

忍冬藤 rěn dōng téng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岩椒草 yán jiāo cǎo
解表,截疟,活血,解毒。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岩黄连 yán huáng lián
清利湿热、散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的清热解毒药。

三分三 sān fēn sān
解痉镇痛、祛风除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