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

葛根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葛根
拼音拼读
gé gēn
药材别名
干葛、葛条、粉葛、甘葛
英文名称
Radix Puerariae 、 Lobed Kudzuvine Root
功效分类
辛凉解表药
药用部分
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的根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藤本。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肥厚。叶互生;具长柄;三出复叶,顶端小叶的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有时有3波状浅裂,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下面较密;侧生小叶较小,偏椭圆形或偏菱状椭圆形,有时有2~3波状浅裂。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密被黄白色茸毛;花密生;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蝶形花蓝紫色或紫色;花萼5齿裂,萼齿披针形;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瓣狭椭圆形,较旗瓣短,通常仅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二体(9+1);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扁平,密被黄褐色的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而扁,赤褐色,有光泽。花期5~9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路旁及疏林中较阴湿的地方。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
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
完整者圆柱形,商品常为斜切、纵切或横切的片块,长4~36厘米,直径4~14厘米,厚0.5~1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时可见横长的皮孔及残存淡棕色外皮。切片粗糙,纤维性强。横切片可见由纤维及导管所形成的同心性环纹。质轻。气微,味微甜。以块大、质坚实、色粉性足、纤维少为佳。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辛。归脾经、胃经。
功效作用
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用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等。
药理研究
药理实验表明,葛根具有p-受体阻断剂作用,是心血管作用的基础;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可收缩或舒张平滑肌;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降低血压、降血糖和解除肠管痉挛等作用。
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豆苷元、黄豆苷、葛根素。用HPLC法测定野葛及其同属根中的总黄酮及黄豆苷元、黄豆苷、葛根素的含量,野葛根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另含鹰嘴豆芽素、葛根素-4-β-O-葡萄糖苷、4’-甲氧基葛根素、葛根苷A,葛根苷B、胡萝卜苷、p-谷固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
凡中气虚而热郁于胃者,不可轻投。
配伍药方
①治热毒下血,或因吃热物发动:生葛根二斤。捣取汁一升,并藕汁一升,相和服。(《梅师集验方》)
②治暑天痢疾:干葛、乌梅、甘草三味。浓煎汤一碗服之。(《沈氏经验方》)
③治酒醉不醒: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取醒止。(《千金要方》)
④治心热吐血不止:生葛根汁半大升,顿服。(《广利方》)
⑤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生葛根,捣取汁,每服小盏。(《圣惠方》)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