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一枝花

七叶一枝花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七叶一枝花
拼音拼读
qī yè yī zhī huā
药材别名
蚤休、草河车、金线重楼、独角莲
英文名称
paris polyphylla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的根茎。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黄褐色,结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常带紫红色或青紫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包茎。叶轮生茎顶,通常7片;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8~27厘米,宽2.2~10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膜质或薄纸质。花柄出自轮生叶中央,通常比叶长,顶生一花;花两性,外轮花被片4~6,狭卵状披针形;内轮花被片狭条形,长超过外轮或近等长;雄蕊8~12,花药短,与花丝近等长或稍长;花柱粗短。蒴果紫色,3~6瓣开裂。种子多数,具鲜红色多浆汁的外种皮。
产地分布
生长于高海拔1800米至3200米林下。主要产于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根茎类圆柱形,多平直,直径1~2.5厘米。外表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膨大顶端具凹陷的茎残基。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粉质,少数部分角质,粉质者粉白色,角质者淡黄棕色,可见草酸钙针晶束亮点。气微,味苦。以粗壮、质坚实、断面色白、粉性足、无泥沙者为佳。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10克;研末,每次1~3克。外用:适量,磨汁涂布、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主治痈肿疮毒,咽肿喉痹,乳痈,毒蛇咬伤,跌打伤痛,肝热抽搐。
药理研究
七叶一枝花煎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甲醇提取物在体外对宋内痢疾杆菌、黏质沙雷杆菌、大肠杆菌、敏感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对流感甲型病毒及流感亚洲甲型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而乙醇提取物有杀灭钩端螺旋体作用,同浓度的水煎剂则无此作用。其甲醇提取物体外可抑制HeLa瘤株、L929瘤株生长;在体内实验中,甲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均对艾氏腹水瘤EAC有效;总皂苷亦可抑制H22实体瘤的生长。此外,七叶一枝花尚有杀精子、平喘、止咳、收缩子宫等作用。
化学成分
七叶一枝花含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3-O-β-D- glucopyranoside)、蚤休甾酮(parister-one)、肌酐(creatinine)和氨基酸等。
使用禁忌
虚寒证、阴性疮疡及孕妇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蛇咬伤:七叶一枝花根10克,研末开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七叶一枝花鲜根捣烂,或加甜酒酿捣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中鼠莽毒:金线重楼根。磨水服。(《濒湖集简方》)
③治脱肛:蚤休,用醋磨汁。外涂患部后,用纱布压送复位,每日可涂二至三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