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

广藿香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广藿香
拼音拼读
guǎng huò xiāng
药材别名
海藿香、土藿香、排香草、大叶薄荷、兜娄婆
英文名称
Pogostemon cablin
功效分类
化湿药
药用部分
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地上部分。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上部多分枝,近褐色,密被灰黄色茸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叶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两面均被茸毛。叶脉于背面凸起,腹面稍凹下,没有叶脉分布的叶肉部分则于腹面稍隆起,故叶面不平坦。轮伞花序多花密集,组成连续的假穗状花序;苞片及小苞片条状披针形,密被短柔毛;花萼筒状,外密被柔毛,内疏被毛,齿5,钻状披针形,长约为萼的1/3;花冠淡红紫色,冠檐二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缘;雄蕊4枚,外伸,花丝分离,中具髯毛。小坚果近球形,稍压扁。花期4月。
产地分布
原产菲律宾。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
枝叶茂盛时采割地上部分,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药材性状
茎略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两面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长,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性味归经
性微温,味辛。归胃经、脾经、肺经。
功效作用
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属化湿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煎服。用治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药理研究
具有抑菌及钙拮抗作用和调节胃肠功能。广藿香及其挥发油能刺激胃肠运动、促进胃肠分泌、解除胃肠痉挛;还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挥发油对皮肤癣和条件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另外,还有抑制子宫收缩和镇痛作用。
化学成分
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广藿香酮。本品含广藿香醇、西车烯、δ-荜澄茄烯、广藿香二醇、α-广藿香烯、β-广藿香烯等成分。
使用禁忌
阴虚者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暑月吐泻:滑石(炒)60克,广藿香7.5克,丁香1.5克。为末,每服3~6克,淅米泔调服。(《禹讲师经验方》)
②治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香附、广藿香、甘草各6克。为末,每服6克,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之。(《圣惠方》)
③治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广藿香10克,香薷6克,野菊花15克,青蒿10克,制成冲剂,每6小时1次,每次15克,开水冲服。[《江苏中医》1987,(7):1 1]
④香口去臭:广藿香洗净,煎汤,时时噙漱。(《摘玄方》)
⑤治膈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广藿香叶、石膏(水飞)、山栀仁各1.5克,甘草(炙)3克,上为极细末,新汲水调服。(《疡科选粹》)
⑥治手足癣:广藿香30克,黄精、生姜、皂矾各12克。将上药侵于米醋1000毫升内,7~8天,去渣,将患部浸入药液内,每日1~3次.每次20~30分钟,次数愈多,时间愈长,效果愈佳。[《江苏中医》1964(5):8]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