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莲

半边莲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半边莲
拼音拼读
bàn biān lián
药材别名
细米草、半边花、急解索、半边菊、金菊草、箭豆草
英文名称
Chinese lobelia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5~15厘米。全株光滑无毛,有乳汁。根细圆柱形,淡黄白色。茎细弱匍匐,上部直立。叶互生,无柄;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或有疏齿。叶腋开单生淡紫色或白色小花;花冠基部合成管状,上部向一边5裂展开,中央3裂片较浅,两侧裂片深裂至基部;雄蕊5,花丝基部分离,花药彼此连合,围抱柱头,花药位于下方的两个有毛,上方的3个无毛;子房下位。蒴果顶端2瓣开裂;种子细小,多数。花期5~8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水田边、路沟旁、潮湿的阴坡、荒地。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生长茂盛时采收,洗净晒干。生用或鲜用。
药材性状
全长15~35厘米,但常缠成团。根茎细长圆柱形,直径1~2毫米,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多有细纵根。根细小,侧生细纤须根。茎细长,有分枝,灰绿色,节明显,有的可见附生的细根。叶互生,无柄,绿色,呈狭披针形或长卵圆形,长1~2厘米,宽2~5毫米,叶缘有疏锯齿。花梗细长,花小,单生于叶腋,花冠筒内有白色茸毛。花萼5裂,裂片绿色线形。气微,味微甘而辛。
性味归经
性平,味辛。归心经、小肠经、肺经。
功效作用
利尿消肿、清热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鲜品30~90克(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用治毒蛇咬伤、腹胀水肿、黄疸尿少、小便不利、晚期血吸虫病及肝硬化腹水、跌打损伤,痈疖疔疮。
药理研究
动物实验证明本品有利尿作用;对毒蛇咬伤的狗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非经口给药时能通过颈动脉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兴奋,大剂量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对小鼠剪尾之出血有止血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自主神经节、肾上腺髓质、延脑各中枢(尤其是呕吐中枢)、神经肌肉接头以及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都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对离体兔心和蛙心有兴奋作用,使收缩力加强,振幅增大,高浓度时则出现暂时的兴奋,继之抑制,最后发生传导阻滞和停搏。有利胆作用。有抗蛇毒作用。具有催吐作用,口服有轻泻作用。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主要有半边莲碱、去氧半边莲碱、氧化半边莲碱、黄酮苷、琥珀酸、L-山梗菜碱等成分。
使用禁忌
虚证水肿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漆疮:半边莲全草捣汁搽。(《湖南药物志》)
②治黄疸,水肿,小便不利:半边莲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分2次用白糖调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③治呕泻:半边莲15克,水杨柳12克,车前草30克,萝卜12克。捣烂,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偏头痛:半边莲、五爪风、梨头草各9克。水煎兑酒服。(《湖南药物志》)
⑤治百日咳:半边莲30克,煎汤,煮猪肺一个,喝汤吃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臭梧桐 chòu wú tóng
祛风除湿,平肝降压,解毒杀虫。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肿节风 zhǒng jié fēng
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西河柳 xī hé liǔ
散风、解表、透疹。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三白草 sān bái cǎo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预知子 yù zhī zi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杜仲 dù zhòng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麦芽 mài yá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属消食药。

乌梅 wū méi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属收涩药分类下的敛肺涩肠药。

沙棘 shā jí
祛痰止咳、消食化滞、活血散瘀。属消食药。

蜈蚣 wú gōng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