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耳菊

羊耳菊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羊耳菊
拼音拼读
yáng ěr jú
药材别名
大力王、猪耳风、过山香、白羊耳、白牛胆、金边草、大刀药、白背风
英文名称
sheepear inula herb
功效分类
利水消肿药
药用部分
为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Buch.-Ham.)DC.的地上部分。
动植物形态
亚灌木。根茎粗壮,多分枝。茎直立,粗壮,全株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棉状密茸毛。下部叶在花期脱落后留有被白色或污白色绵毛的腋芽。叶互生;叶片长圆形或长圆形披针形,叶长10~16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锲形,边缘有小尖头细齿或浅齿,上面被基部疣状的密糙毛,下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绢状厚茸毛。头状花序倒卵形,多数密集于茎和枝端成聚伞圆锥状;总苞片5层,外层较内层短3~4倍,被白色或带褐色茸毛;小花黄色,外围花舌片短小或无舌片;中央筒状花狭漏斗状。瘦果长圆柱形,被白色长绢毛,冠毛褐黄色。
产地分布
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
采收加工
夏、秋采割全草,春、秋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茎圆柱形,少分枝,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有细纵纹及凸起的椭圆形皮孔,叶痕明显,半月形,皮层易剥离。质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叶片易脱落,常卷曲,展开后呈狭矩圆形或近倒卵形,长7~9cm,宽1.5~2cm,边缘有小锯齿,先端渐尖或钝形,基部浑圆或广楔形,上表面黄绿色,且黄色粗毛,下表面黄白色,被白色绢毛。偶带有顶生或腋生的头状花序组成的伞房花丛。花小。瘦果具棱,有冠毛。气香,味辛、微苦。以茎粗壮、叶多者为佳。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甘、微苦。归经无。
功效作用
祛风利湿,行气利湿,解毒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主治风寒感冒,咳嗽,风湿痹痛,泄瘌,肝炎,乳腺炎,痔疮,湿疹,疥癣。
药理研究
大力王煎剂有止咳作用,但无祛痰及平喘作用。水煎液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中度敏感。
化学成分
大力王全草含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aurantiamide acetate)、橙黄胡椒酰胺苯甲酸酯(aurantiamide benzoate)、大黄素甲醚(physcion)、东莨菪亭(scopoletin)、香草醛(vanillin)、松柏醛(coniferyl alde-hyde)、丁香醛(syringaldehyde)、丁香酸(syringic acid)、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壬二酸(azelaic acid)、百里香酚(thymol)、异百里香酚(isothymol)、角鲨烯( squalene)、齐墩果酸( oleanol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和月桂酸(lauric acid)等。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①治风湿关节痛、腰痛:羊耳菊根30g,加黑豆60g,白酒及水各半,煎服。
②治感冒:羊耳菊30g,牡荆叶、仙鹤草各15g,水煎服。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