榧子

榧子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榧子
拼音拼读
fěi zǐ
药材别名
榧实、玉山果、赤果、玉榧、香榧、枝子
英文名称
Chinese torreya
功效分类
驱虫药
药用部分
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干燥成熟种子。
动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5米。一年生枝绿色,二至三年生枝暗绿黄色或灰褐色,稀微带紫色。叶螺旋状排列,扭曲成二列;叶片线形,长11~25毫米,宽2.5~3.5毫米,先端凸尖,上面深紫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中脉两侧各有一条与中脉带等宽的黄白色气孔带。花单性,雌雄异株,雄球花圆柱状,长约8毫米,雄蕊多数,各有4个花药;雌球花无柄,成对生于叶腋。种子核果状,椭圆形、卵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4.5厘米,熟时假种皮淡紫褐色,有白粉,顶端微凹,基部具宿存的苞片,胚乳微皱。花期4月,种子翌年10月成熟。
产地分布
生于温暖多雨的黄壤、红壤及黄褐土地区。为我国特有树种。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省区。亦有人工栽培。
采收加工
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厘米,直径1.3~2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可见椭圆形的种脐,另端稍尖。种皮质硬,厚约1毫米。种仁表面皱缩,外胚乳灰褐色,膜质; 内胚乳黄白色,肥大,富油性。气微,味微甜而涩。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肺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
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属驱虫药。
临床应用
用量内服:煎汤,15~50克,连壳生用,打碎入煎;或10~40枚,炒熟去壳,取种仁嚼服。用于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
药理研究
驱钩虫。日本产榧子Torreya nucifera 含生物碱,对子宫有收缩作用,民间用以堕胎。
化学成分
种子含54.3%的脂肪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4.88%。
使用禁忌
脾虚泄泻及肠滑大便不实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十二指肠钩虫、蛔虫、蛲虫等:榧子(切碎)30克,使君子仁(切细)30克,大蒜瓣(切细)30克。水煎去滓,每日3次,食前空腹时服。(《现代实用中药》)
②治寸白虫:榧子日食七颗,满七日。(《食疗本草》)
相关中药材推荐

附子 fù zǐ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属温里药。

水茴香 shuǐ huí xiāng
健脾利湿、理气化痰。属理气药。

苦地胆 kǔ dì dǎn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鸡骨香 jī gǔ xiāng
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属理气药。

半枝莲 bàn zhī lián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尿。属清热药下属中的清热解毒药。

贯叶金丝桃 guàn yè jīn sī táo
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蜈蚣 wú gōng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

藤黄 téng huáng
消肿排脓,散瘀解毒,杀虫止痒。属拔毒生肌药。

莱菔子 lái fú zi
下气、祛痰、消食化积。属消食药。

青牛胆 qīng niú dǎn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