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节

油松节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油松节
拼音拼读
yóu sōng jié
药材别名
松节、黄松木节、油松节、松郎头
英文名称
lignum pini nodi
功效分类
祛风湿强筋骨药
药用部分
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ac formis Carr.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干燥瘤状节或分枝节。
动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株高25米。一生年枝淡褐色或淡灰黄色,无毛。冬芽红褐色,有树脂。叶2针一束,粗硬,长10~15厘米。树脂道5~8或更多。叶鞘初为淡褐色,后变成黑褐色,宿存,球果卵球形,长4~9厘米,熟后开裂,可在树上宿存数年不落。种鳞的鳞盾肥厚,呈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明显,鳞脊凸起,有短尖头。种子卵形或长卵形,连翅长1.5~1.8厘米。花期4~5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分布于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各省以及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锯取后阴干。
药材性状
呈扁圆节段状或不规则的块状,长短粗细不一。外表面黄棕色、灰棕色或红棕色,有时带有棕色至黑棕色油斑,或有残存的栓皮。质坚硬。横截面木部淡棕色,心材色稍深,可见明显的年轮环纹,显油性;髓部小,淡黄棕色。纵断面具纵直或扭曲纹理。有松节油香气,味微苦辛。
性味归经
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肾经。
功效作用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汤内服,或浸酒、醋等,外用适量,浸酒涂擦。用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跌打伤痛。
药理研究
可增加胃肠血流量,具有抗癌作用。体外有抗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活性。对银环蛇毒中毒有保护作用。
化学成分
油松、马尾松的松节主要含纤维素,木质素,少量挥发油(松节油)和树脂。挥发油含α-和β-蒎烯)约90%以上。另含少量的樟烯、二戊烯等,还含油脂。油松的松节还含熊果酸,异海松酸。
使用禁忌
阴虚血燥者慎用。
配伍药方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松节18克,桑枝30克,木瓜9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②治扭伤、跌打损伤(皮肤未伤者):松节适量,劈成细块,白酒浸半月,外擦患处。(《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③治牙齿历蠹,齿根黯黑:以松节烧灰揩之。(《圣惠方》)
④治水田皮炎:松节、艾叶各适量,制成松艾酒。涂擦患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⑤治翻胃:松节锉碎,酒煎服之。(《百一选方》)
相关中药材推荐

广金钱草 guǎng jīn qián cǎo
清热除湿、利尿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通淋药,主要具有利尿排石、利胆、抗炎的作用;另外,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抗菌、促智作用。多糖成分对尿路结石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是治疗结石的有效成分之一。

土鳖虫 tǔ biē chóng
破瘀血,续筋骨。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疗伤药。

枫香脂 fēng xiāng zhī
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属拔毒生肌药。

灯心草 dēng xīn cǎo
清心火、利小便。属利水渗湿药分类下的利尿通淋药。

九香虫 jiǔ xiāng chóng
行气止痛、温肾壮阳。属理气药。

淡豆豉 dàn dòu chǐ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淡竹叶 dàn zhú yè
清热除烦、利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秦艽 qín jiāo
祛风湿、退虚热、舒筋止疼。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清热药。

红景天 hóng jǐng tiān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属补益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稻芽 dào yá
和中消食、健脾开胃。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