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草

车前草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车前草
拼音拼读
chē qián cǎo
药材别名
蛤蟆草、生舌草、车轮草、驴耳朵菜、地胆头、饭匙草、灰盆草
英文名称
plantain herb
功效分类
利尿通淋药
药用部分
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全草。(本文以平车前为例)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5~20厘米;具圆柱状直根。叶基生,具长柄,长1.5~3厘米,基部有宽叶鞘残余;叶直立或平铺,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1厘米,宽2~4厘米,边缘具小齿或不整齐锯齿,两面无毛或有柔毛,纵脉5~7条。花茎长4~17厘米,疏生柔毛,穗状花序长4~10厘米,顶端花密生;萼片4,基部稍连合,有短柄,中央有绿色突起,两侧白膜质,花冠管卵形,先端4裂,裂片椭圆形或卵形,顶端有浅齿,雄蕊4,稍超出花冠;雌蕊1,子房上位,卵圆形,花柱1,有毛。蒴果圆锥形,种子4~5粒,黑棕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田埂及溪边草丛中。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区。
采收加工
夏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
主根直而长,叶基生,具长柄;叶片皱缩,展平后呈狭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4厘米,宽2~4厘米,边缘具小齿。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具弧形脉5~7条。顶生穗状花序,花茎长。蒴果圆锥形,种子黑棕色。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归肝经、肾经、肺经、小肠经。
功效作用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临床应用
用量9~30克,鲜品30~60克,水煎服或捣汁服;外用鲜品适量,捣敷。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药理试验结果表明,车前草煎剂具有祛痰镇咳、抗真菌的作用。
药理研究
有利尿作用;有镇咳、平喘、祛痰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胃液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工作状态的胃有抑制作用,对安静状态的胃却无作用。还可暂时性增加肠液分泌,可降低家兔离体肠管收缩幅度,并对抗氯化钡和组胺的收缩作用。抗炎。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癌及小鼠肉瘤S18。有较弱的抑制作用。能使家兔心跳变慢,振幅加大,血压升高,大剂量可引起心脏麻痹,血压降低,还使呼吸变深变大而慢,促进支气管及消化道的分泌,促进肠管、子宫的运动。
化学成分
含车前苷及高车前苷、桃叶珊瑚苷,另含熊果酸、β-谷甾醇、豆甾醇、车前黄酮苷、洋丁香酚苷、车前草苷、大车前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
精滑不固者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小儿小便不通:车前草(切)一升,小麦一升。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煮粥服,日三四。(《干金要方》)
②治泄泻:车前草12克,铁马鞭6克。共捣烂,冲凉水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热痢:车前草叶捣绞取汁一盅,入蜜一合,同煎一二沸,分温二服。(《圣惠方》)
④治湿气腰痛:车前草连根七颗,葱白连须七颗,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简傅单方》)
⑤治石淋:浓煎车前草液饮之。(《外台》引张文仲方)
⑥治尿血渗痛:车前叶生捣,绞取汁三合,生地黄汁三合,蜜二合。上相和,微暖,空心分为二服。(《食医心鉴》)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