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凌草

冬凌草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冬凌草
拼音拼读
dōng líng cǎo
药材别名
山香草、破血丹、雪花草、野藿香、六月令
英文名称
Rabdosia rubescens
功效分类
活血止痛药
药用部分
唇形科植物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 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
动植物形态
小灌木,高30~10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嫩枝密被绒毛。叶对生,近菱形,基部常下延成假翅,上面被柔毛及腺点,下面被灰白色短柔毛,边缘具粗齿,聚伞花序3~7花,在枝顶组成窄圆锥花序。花萼开花时钟形,带紫红色,外面密被灰色微柔毛及腺点,上唇3齿,下唇2齿,果时多少增大,花冠淡蓝色或淡紫红色,二唇形,上唇外翻,先端具4圆裂,下唇全缘,通常较上唇长,常呈舟状,花冠基部上方常呈浅囊状,雄蕊4,2强,伸出花冠外,花柱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杯状。小坚果倒卵状三角形,褐色,无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谷地、灌丛、林地等处。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江西、安徽、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药材性状
茎基部近圆形,上部方柱形,长30~70厘米。表面红紫色,有柔毛;质硬而脆,断面淡黄色。叶对生,有柄;叶片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形菱状,长2~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急缩下延成假翅,边缘具粗锯齿;上表面棕绿色,下表面淡绿色,沿叶脉被疏柔毛。有时带花,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花萼筒状钟形,5裂齿,花冠二唇形。气微香,味苦、甘。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甘。归肺经、胃经、肝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0~60克;或泡酒。用治咽喉肿痛,瘾瘕痞块,蛇虫咬伤。
药理研究
对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反应,具有抗肿瘤作用;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能还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对细胞免疫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还具有抗菌作用和对平滑肌张力有轻度的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
茎叶含挥发油0.05%,叶含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α-香树脂醇。另含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β-榄香烯、棕榈酸、卢氏冬凌草甲素、线蓟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①治感冒头痛:冬凌草30克。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风湿筋骨痛:冬凌草90克,泡酒500毫升。早晚各服30克。(《贵州草药》)
③治关节痛:冬凌草250克。煨水洗患处。(《贵州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