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藦

萝藦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萝藦
拼音拼读
luó mò
药材别名
芄兰、羊角菜、婆婆针线包、奶桨藤、野隔山消
英文名称
asclepion
功效分类
补阳药
药用部分
萝藦科植物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 Makino的干燥全草或根。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长达8米。全株具乳汁;茎下部木质化,上部较柔韧,有纵条纹,幼叶密被短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对生,膜质;柄长3~6厘米,先端具丛生腺体;叶片卵状心形,长5~12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叶耳圆,长1~2厘米,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10~12对,在叶背略明显。总状式聚伞花序腋生或腋外生;总花梗长6~12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长约8毫米,被短柔毛;小苞片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花萼裂片披针形,外面被微毛;花冠白色,有淡紫红色斑纹,近辐状;花冠裂片张开,先端反折,基部向左覆盖;副花冠环状,着生于合蕊冠上,短5裂,裂片兜状;雄蕊连生成圆锥状,并包围雌蕊在其中;花粉块下垂;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柱头延伸成一长喙,先端2裂。蓇葖果叉生,纺锤形,平滑无毛,长8~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膨大。种子扁平,褐色,有膜质边,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7~8月,果期9~12月。
产地分布
生于林边荒地、河边、路旁灌木丛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
7~8月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块根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常单一或数股绞扭呈束状,长短不一。茎为长圆柱形,老茎略偏,稍扭曲,具分枝。直径达1.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浅黄绿色,有纵纹及节;质柔韧或稍脆,折断面皮部强纤维性老茎木质部明显,常呈新月形至半月形,可见众多管孔,髓部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叶片呈卵状心形至长卵形,长4~10厘米,宽3~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枯黄色或浅黄绿色,背面色较浅或呈粉黄色,具长柄。总状花序被灰白色短柔毛。蓇葖果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种子顶端具一簇白色长绢毛。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辛。归脾经、肺经、肾经(《吉林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19年版)》)。
功效作用
补精益气,通乳,解毒。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15~6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敷。主治虚损劳伤,阳痿,遗精白带,乳汁不足,丹毒,瘰疬,疔疮,蛇虫咬伤。
药理研究
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生育作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酯型苷、苯甲酰热马酮、萝藦苷元、异热马酮、肉珊瑚苷元、萝藦米宁、二苯甲酰萝藦醇、去酰萝藦苷元、去酰牛皮消苷元、夜来香素、去羟基肉珊瑚苷元等。
使用禁忌
老弱气虚者慎服,孕妇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阳痿:箩藦根、淫羊藿根、仙茅根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江西草药》)
②治痨伤:萝藦根,炖鸡服。(《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
③下乳:萝藦9~15克,水煎服;炖肉服可用30~60克。(《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④治瘰疬:萝藦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江西草药》)
⑤治疣瘊,刺瘊,扁平疣:于患处周围用针挑破见血。点萝藦茎藤白汁,待自干,一次即愈。(《吉林中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野马追 yě mǎ zhuī
化痰止咳平喘。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雄黄 xióng huáng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属杀虫止痒药。

猪苓 zhū líng
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土党参 tǔ dǎng shēn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葱白 cōng bái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千年健 qiān nián jiàn
祛风湿、健筋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党参 dǎng shēn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凌霄花 líng xiāo huā
行气祛瘀、凉血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